要说起明代的王牌部队,有人说是戚家军,有人说是关宁铁骑,还有人说是卢象升的天雄军,当然也有人说是广西的狼兵,但是大家好像都忘了一支部队,那就是守卫京城的三大营,而这三大营的主力,就是神机营。
作为当时唯一成建制的火器部队,在崇祯以前,只打过一次败仗,那是在猪头朱祁镇和比猪还蠢的王振指挥下,在土木堡把一线部队打光了。
但是在其后的战斗中马上雪耻,在京城守卫战中,在于谦指挥下,神机营留守部队给了瓦剌太师也先迎头痛击,打击了瓦剌大军的嚣张气焰,也为京城保卫战的胜利立下了首功。
(资料图)
在此前的战斗中,神机营多次跟随明成祖朱棣北征,什么阿鲁台、马哈木、也先土干,他们的铁骑在神机营万枪齐发下,那就是活靶子。
就是靠着神机营跟周边势力存在“代差”的“超级武器”,朱棣当年是想打谁就打谁,有理由揍你,没理由找个理由也要揍你,从南方的交趾(安南)到北方的鞑靼,无论是大象还是战马,一听到神机营的枪声,都尥着蹶子跑——不跑就变马蜂窝了。
说起马蜂窝,明成祖朱棣满眼都是泪:当年我可被“一窝蜂”整惨了,这条老命差点就断送在“一窝蜂”和地雷手里!
这话还得从明成祖朱棣起兵靖难说起,当然,这个靖难是朱棣的说法,他真正目的是要抢亲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的那把包着黄布的椅子。
朱棣的靖难之路那是相当坎坷的,因为他当时只有半个盟友宁王朱权(半绑架来的),部队也只有属于他俩的边军和兀良哈三卫(属于雇佣军),而他要对抗的是整个大明王朝的精锐。
幸而朱元璋把能打的开国将领都杀得差不多了,只有个纨绔子弟李景隆在那瞎指挥,但就是这个赵括式的花花公子,所带的部队却拥有一种当时还是燕王的朱棣所没有的武器,这种武器现在还在用。
本来李景隆是不堪一击的,但是李景隆手下还有个叫郭英的,他是朱元璋屠刀下的幸存者,朱元璋经常叫他“郭四”,而且这位武定侯郭英有个姐妹(谁大不知道,只知道就是那个郭宁妃)还嫁给了朱元璋,郭英一生大小五百余战,总计擒斩获俘人马一十七万余,身被七十余伤,而且对火器情有独钟。
在白沟河之战中,这个郭英在会战前就在阵地上预设了大批“一窝蜂”,还埋了好多地雷(够阴险)。燕王朱棣的骑兵刚刚占据优势并开始冲锋,就看见眼前冒出一大片硝烟,随着马峰一样的轰鸣,数不清的铅弹扑面而来,燕王的骑兵像割草一样被撂倒。
被撂倒在地的燕军马上又飞上了天——郭英的地雷炸响了。
史料记载:一窝蜂,其状有如鸟铳之铁干而稍短稍粗,可容弹百枚。战时以小铁足架于地上,其首稍昂三四寸,蜂尾另用一小木椿固定于地,点燃火药后,百弹齐发,声如蜂鸣,远去四五里,所中人马皆穿。
至于地雷,《明史纪事本末·燕王起兵》记载,白沟河之战时郭英“藏火器地中,人马遇之,辄烂”。那时候的地雷构造比较简单,多为石壳,内装火药,插入引信后密封埋于地下,并加以伪装。当敌人接近时,引信发火,引爆地雷。
首战失败,燕王的冲锋部队被打得只剩下朱棣和两个骑兵摸黑逃掉了,要不是朱允炆下了那道“不要让我背负杀叔罪名”的脑残圣旨,朱棣能不能跑掉,还真不好说。
等到朱棣靖难成功,当上了永乐大帝,也没难为武定侯郭英,反而在他死后给升了官爵——追赠营国公,谥号威襄。
虽然朱棣很“大度”地没有干掉郭英给自己的骑兵复仇,但是白沟河一战,那嗡嗡乱叫勾魂夺魄的“一窝蜂”和震耳欲聋的地雷爆炸声,却成了朱棣挥之不去的梦魇。
但永乐大帝不愧为一代英主,记吃也记打:“这一窝蜂和地雷都是好东西,但似乎还可以更猛烈一些!”
想睡觉就来枕头,就在朱棣谋划着壮大火器部队的时候,远征交趾的张辅给他抓来了一个叫黎澄的军火专家。
黎澄也叫胡元澄,朱棣叫着拗口,就给他改名叫陈澄(这在当时是特殊的恩典和荣耀),叫他专门“督造兵使局铳箭、火药”,而且把他的官职一直提拔到工部尚书(相当于建设部长,看来交趾真是大明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陈澄根本就不是外人)。
永乐二十年(1422年),朱棣在原有火器部队的基础上组建了神机营(有一种说法是1426年),在其后的北征鞑靼战斗中,朱棣发明了“神机铳居前,马队居后”的作战原则,神机营配合步兵、骑兵作战,发挥了重要作用,使火器的应用更趋专业化,神机营也正式成为明军的一个兵种。
神机营装备有神枪、大将军铁炮、二将军铁炮、大将军铜炮、小将军铜炮、神铳、大铜佛郎机、神炮、飞炮、铜铳、铁铳、马上佛郎机、神箭、铁宣风炮、缨子炮、铁佛郎机、铁三起炮、碗口炮、小神炮、子母炮……
前后不停更新换代,神机营的枪炮不下上百种,还有地雷和燃烧弹,比起欧洲最早成为建制的西班牙火枪兵(创建于1510年),足足领先了一百年。
于是在整个大明王朝,即使是在崇祯时期,对外战争也没输过(八旗兵一直是大明地方武装,后来也装备了大量火炮),靠的就是朱棣的科研精神和对火药武器的执着。
只可惜后来的八旗入关之后,害怕普通老百姓也能掌握的火器对他们擅长的骑射构成威胁,加上文化水平不高见识短浅,并且极其自负地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这才逐渐失去了枪炮乃至机器制造方面的领先优势,要不然也就不会有后来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了。
笔者常常想:如果满清十二个皇帝,其中有一个有朱棣十分之一的胸襟与眼光,历史可能就要改写了,不要说圆明园不会被烧,就连富士山,可能也早踏为平地了……
Copyright 2015-2022 海峡商务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 皖ICP备2022009963号-10 联系邮箱:396 029 142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