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班是一名木匠,他的鲁班书为什么被列为禁书?看开篇第一句是啥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这是《史记》中的一句话,一定程度上契合了法家的思想。认为统御百姓应该严格管控思想和武力,让百姓遵循法条办事。
自汉武帝之后,虽说是儒术一统天下,但是法家“严控思想文化”的理念却一直流传了下来,并在历代统治者的治国理政中体现了出来。秦皇焚书,汉武罢百家和后世历朝历代的禁书都可以作为明证。
(资料图)
一般而言,禁书所禁者是与统治思想和道德礼法所违背之书,百工技艺之书是不在禁止之列的。但是大家能够想到吗?工匠祖师鲁班所著的《鲁班书》曾在很长一段时间被朝廷列为禁书,禁止民间刊印和传播。
那么,鲁班书的内容到底是什么呢?他到底触犯了朝廷的那条忌讳,以致被列入禁书之列呢?我们不防先从鲁班说起。
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祖师爷,文拜孔丘,武拜关羽,而工匠所祭拜的祖师爷正是先秦时期的鲁班。
鲁班是民间传说中的热门人物,和他有关的传说故事不知几何。在这些故事当时,鲁班不仅拥有聪明和头脑,精湛的技术,甚至还拥有着常人所不得够具备的法力,能够造出令一方大旱的木人。可以说,在民间故事中,鲁班已经由一个人被神化为了一个代表劳动人民智慧的符号。
在消除了附加的神化色彩之后,鲁班其实是春秋战国时期鲁国的一个匠人,他的原姓公输,只是人们更习惯于称呼他为鲁班。他曾因为锻造云梯为楚国作战而遭到墨子的阻挠。在高分国漫《秦时明月》中,主创团队塑造了一个和墨家作对的反派鲁班后代公输仇,灵感大概来源于此。
鲁班家是世袭的工匠,鲁班更是拥有着远超旁人的天赋。在继承先辈手艺的同时,善于推陈出新,结合生活实践,发明了不少实用的东西,比如锯子、墨斗、石墨,伞等东西,因此深受百姓的爱戴,被尊为百工之祖。
而《鲁班书》则是鲁班一生技艺的结晶,一共分为上下两册,主要讲述了土木建筑方面的知识和古代工匠行业的状况和一些民间方术,对于研究古代的工匠技术和社会生活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同时,《鲁班书》中也记载了一些帮助工匠维护自身利益的方法。因为古代工匠身处社会底层,在传统四民排序之中,仅排在商人之前。然而在事实上,工匠的社会地位远比不过财大气粗的商人,所以,面对有人恶意拖欠工钱之时,掌握一些维护自身权益的办法就尤其重要。
那么,既然听起来《鲁班书》只是一本记载工匠技巧和生存经验的书籍,为什么会被列为禁书呢?我们不妨先来了解一下古代禁书的标准。
禁书之事,各朝皆有,而又以明清为盛,这和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对人们的思想禁锢也随之加强有关,而禁书的类别大概有以下几类。
一是有伤风化,与礼教不符。明清时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空前活跃,而他们的私欲又被礼教所压抑而不得抒发,于是只能朝着变态的方向发展,这就为明清时期的淫秽话本提供了生存的土壤。比如当时流传较广的《如意君传》、《绣榻野史》,以及对后世影响极深的《金瓶梅》均属此列。
二是邪术惑民。明清时期,有不少人著书立说,神化自身,迷惑信众,对抗朝廷,比如明成祖时期,就有一个姓刘的人自称弥勒佛下凡,应当做人间的皇帝,为了证实自己的说法,还杜撰了几本伪经。这种做法与今天的邪教颇有相似之处,在明清亦属严禁之列。
除了明目张胆,对抗朝廷的,一些旁门左道之术也在禁书打击之列。虽然与鼓动民众造反的邪书相比,后者的危害并不是太大,但是巫蛊一类的邪术同样能够引起民众的恐慌,危害社会稳定,因此相关的书籍同样在禁书之列。
除此之外,还有讨论圣贤经典和朝政的书籍也会被严禁,明清时期,以儒家的四书五经为经典,不许民众有其他的思想。比如明朝有学者曾经著过一本《四经存疑》,阐述了自己对儒学的看法,结果自己被抓捕问罪,书也被烧毁禁刊。
从表面上看,《鲁班书》与上述几类书籍都不沾边,为何也会被禁呢?其实只要翻来《鲁班书》第一句,就会知道,这本书远不是表面看来这么简单。
在鲁班书的开篇第一句中写道,鳏、寡、孤、独、残,五有其一者,方可翻看修习本书。也就是说想要修习这本书,必须要么无依无靠,孤身一人,要么就得身有残疾。因此《鲁班书》在民间还有别名,叫做是“缺一门”
如果《鲁班书》真的只是一本传授土木知识的技术性书籍,又为何要给学习者设置“缺一门”这样的禁制。这听起来并不像是什么正派的书籍,反而像“欲练神功,必先自宫”一类的邪功。事实上,《鲁班书》中真的记载了不少巫术,甚至是专门整蛊他人的黑巫术。
在介绍鲁班书时就已经说过,鲁班书虽然是以土木知识为主,但里面同样有一些民间方术,而这些方术很多都是害人之术,比如如何让别人房屋倒塌,如何让女性“爱慕”自己,这也正是《鲁班书》被禁的原因。
当然《鲁班书》中记载的巫术大多只是被附会出来的无稽之谈,但在封建社会也足以引起民众惊恐了,朝廷下令封禁也就不足为奇了。也有人说《鲁班书》并非鲁班所著,只是后人假托其名,这又是另一个话题了。
本文黑巫术入门,黑巫术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Copyright 2015-2022 海峡商务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 皖ICP备2022009963号-10 联系邮箱:396 029 142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