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私信: 叶老师,想问问就是:在家庭里生个男孩真的那么重要吗
【资料图】
我对家庭的想象就只到结婚那里了,孩子有一个两个,是男孩还是女孩,都无所谓。 在饭桌上听身边人说的事儿: 她一个亲戚,家里只有女孩,孩子年龄不小了,家庭气氛很不好,孩子爸工作也没劲,孩子也说“妈妈,我感觉我们这都不像一个家”,这一切好像是因为家里没有男孩? 据说后来他们又生了一个男孩,然后孩子爸也感觉生活有奔头了,孩子奶奶对小孩妈妈也很好。
我能理解,又感觉哪里不太对的样子…… 爸爸想要个儿子,是因为同性别感觉亲近吗? 说起来身边几乎每家都会有男孩,就连自己哥哥家里也很“幸运”得生了个男孩和女孩。 身边也有人为了要男孩,前面生了四个女儿。 也有人家里只有一个女孩。
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你又不能决定孩子长大之后在哪个城市发展。 如果想要养儿防老的话,男孩女孩应该是一样的,甚至女儿更好些,女孩可以嫁得近,女孩细心。 等真的老了之后首先依靠老伴? 然后是不在自己身边的孩子,男孩/女孩回来照顾老人? 想不通,好像超出我的认知了…… 感觉一切能够理解又不好理解。
———— 如果我说: 你说的现象,家庭认为女儿意义不大,部分原因就在于你认为的女性优点”嫁得近“”细心“,不知道你能否理解?
先从我的母亲说起。 我母亲出身河南南阳农家,在武汉读大学,大学毕业在东北工作。 在那个年代,交通不便,所以我母亲工作了好几年才回娘家探望。 我的姥姥拉着她哭了,说:早知道,不让你读大学。读了大学,长长远远见不到,你要留在家里,嫁个同村的,天天都能见到呀。 ——这就是你说的:嫁得近、细心。 但这样真的是幸福吗?
首先是:既然读了大学,就没可能回农村,那就不应该读大学。 既然不读大学,高中也没必要上了。 初中毕业读个师专吧。 不,在那个时代,师专也得去外地,现在看来信阳南阳一线之隔,当年如果在信阳工作,回老家也不能随传随到的。 所以,最稳妥的方式就是:不读书。初中甚至小学毕业,就去公社干活拿工分,然后就嫁人了。
而这则意味着,我妈,之后不可能以任何方式给她的原生家庭以回报。 ——事实上,我妈孜孜不倦,一直在照顾娘家,寄钱寄物,我舅舅在我家住过多年,她还资助了我舅舅小孩的学费。 这前提是:她大学毕业,她有体面工作,她的爱人、我的父亲,是个善良的好人,接受也支持她这么做——当然我父亲也照顾农村老家。 而如果她只是个农妇,她拿什么回报家庭? 她是赚不到钱的,就是土里刨食嘛。 她往家偷拿一瓶香油,估计都得被丈夫一堆暴打。 父母病了,她住得近能照顾,也就是端茶倒水,能付得起医药费吗?能陪着去外地看病吗? 开什么玩笑
另外,我母亲一生极其感谢她的父母,因为他们供她读书,给了她完全不一样的人生。 而如果这一步完全没有发生呢?能读书却不给读书呢? 她就算不怨恨她的父母,至少怨命吧,心里难免五味杂陈吧。 有这么复杂的心结,就算将来发达了,愿意回馈吗?能回馈也未必是百分百吧。 你看,这就是一个实例,一个没有嫁得近的女儿,对家庭的意义。
事实上,我认为,大部分家庭对孩子的希望是两个: 一个是:传承\发展\开枝散叶。 这里面既包括财富的传承发展,也包括血缘的传承发展。 朴素地说,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比自己强。 自己吃窝头,孩子吃馒头,孙辈竟然吃上鸡腿了?发达了发达了。 第二个才是:亲情\慰籍。 也就是通常意义上,大家觉得女儿该做的事,\"小棉袄”。
哪个在前哪个在后? 客观来说,发展在前,亲情在后。 人有了钱,不一定有亲情。 人没钱,几乎不可能有亲情。——全家人饿得要死要活,就一碗粥,你还指望他们上演亲情大戏? 《一碗荞麦面》的温情故事是建立在一母两子的格局上,两个孩子都在读书,都在发展。 养儿防老,没钱防什么老。赤贫的女儿抱着赤贫的父母哭,走投无路,这不是防老,这是同归于尽。
很多中国家庭,是把这两个期望分开处理的。 他们要儿子去发展,去带给家庭财富与未来。 要女儿嫁得近、细心,成为亲情上的慰籍。 这里面也有爱也有计算,既不必当作十恶不赦,也不必强行挽尊。 这就推出了一个很常见的现象: 既然不给女儿任何资源,她也照样嫁得近、细心,何必给她? 甚至,如果给了资源,她可能嫁得远,那更加没必要给了。 所以,为何有女儿抱怨父母不愿意给自己资源,不给自己买房——给了你,你发展吗?你嫁得近,不需要房产。
身为女性的你,可能已经看到了这其中的不公平。 然后呢? 下一步你的选择是什么? 是像我母亲一样,读书工作,以金钱和其他方式回报家庭; 还是嫁得近、细心? 而如果,你身为母亲,你有一个女儿,她是你唯一的女儿,你对她的期望是什么? 是任她高飞,可能远走他乡。 还是把她留在身边,剪去她的羽翼。
我先答为敬: 我更希望小年有所作为,实现梦想。 我不需要她嫁得近。 都说“成绩好的孩子是为国家养的”——我愿意呀,我愿意为国家、为社会、为全世界养孩子。 如果这一生,她有机会,站在命运的领奖台上,说出她的答谢词——我知道她第一个感谢的人,就是我。 为此,我很乐意,像张爱玲一样,一个人安安静静地死去——多好呀,不给社会添麻烦。
Copyright 2015-2022 海峡商务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 皖ICP备2022009963号-10 联系邮箱:396 029 142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