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经济

【家园】你好 徽州老街 全球看热讯

来源:黄山广电台融媒体中心    时间:2023-03-09 19:22:59

街巷,是一座城市的骨骼,看似普通寻常,却见证着百姓的生活本色,串联起时代的发展变迁,我们也是以这种方式,向徽州老街问一声“你好”,希望在老街上走出新的步伐、新的精彩。


(资料图)

隆阜老街:隆阜,原名拢埠,因江中来往船只大多要在此拢岸停泊或集散货物而得名,后因商业繁盛、日益兴隆,故易名“隆埠”,简化为“隆阜”。偏安在城市一隅,隆阜老街在时光的脉络里铅华落尽,古老的渡口、斑驳的砖墙、蜿蜒的石板路,以及每一个细小的老物件,都从历史深处跋涉而来,满身风雨,初心不改。

渔梁古街:渔梁古街,始建于隋唐,鼎盛于明清,距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是古徽州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个商业交通性村落,形态布局、街巷空间、水埠码头以及建筑单体,均呈现出与皖南传统农耕村落迥然不同,被誉为“徽商之源”。练江之上,长龙卧波,渔梁坝横截江面、营造精巧,既蓄上游之水,亦缓坝下之流,灌溉、行舟、抗洪等兼而利之,有“江南第一都江堰”之称,是古徽商“梦开始的地方”。

万安老街:澄澈的江水,自西向东绕街而过,形成独特的“玉带环腰、丁财两旺”风水格局。随着徽商的崛起发达,万安老街逐渐热闹起来,鱼贯尾衔、昼夜不息,街长共五华里,分上中下三部分,有俞、汪、任等11个大姓聚居,雄居休宁九大街市之首,享有“小小休宁城、大大万安街”之美誉。

渔亭老街:光阴荏苒,时过境迁。在渔亭镇里兜兜转转,古石桥、古码头、古街道、古商铺,这些带有徽商印记的人文景观都还在。它们和来来往往的人们一起,见证了江水的起起落落,见证了徽商的渐行渐远,也在不同的时代浪潮中,传承发展着,徽商缱绻了千百年深情的历史传奇。

黟县老街:因官道而繁盛起来的黟县老街,历史上人烟辐辏、马车骈阗,来往奔忙的徽商,求学问道的书生,以及安然自若的百姓,都印刻进老街的旧时光里,代代流芳。近年来,经科学规划、合理修缮,曾经“素面朝天”的老街巷,已“整衣敛容”成省级历史文化街区,掀开了新的发展篇章。

岩寺老街:山川知夏,岁华灼灼。岩寺,旧名富饶,始建于南宋时期,后因有建于石壁岩洞前的寺庙,唐大历元年立镇后更名为“岩寺”。经繁衍发展,到明万历年间已增至十里,成为一个拥有“三街十八巷”的巨型市镇。从《岩镇水口神皋碑记》中记载“栋宇森罗,绵亘十里,冠相望,郁若都市”,便可略窥当年盛况。

深渡老街:历史上,深渡老街分外街、中街、横街和里街(岭上)。曾经,这里商贾云集、店铺林立,街市门店180余家。当地曾有一首民谣这样写道:“外街东西南北商贸行,中街风味小吃诱断肠,横街竹、木、铁器叮当响,里街百货琳琅响叮当,还有‘天生、大生’中药堂,名扬北国南疆与沪杭。

记 者:张艳婷  孟一飞

编 辑:谢   琳

二 审:程继强  

推荐内容

Copyright   2015-2022 海峡商务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 皖ICP备2022009963号-10   联系邮箱:396 029 142 @qq.com